当您每晚享受着26℃的舒适时,可能不知道空调面板上那个不起眼的按钮,正在悄悄掏空您的钱包。
在广州某老旧小区,电器维修工王师傅接到近半个月来第37个空调报修电线%的故障空调都存在相同问题——除湿模式被当成省电神器长期滥用。
上个月有个客户,除湿模式连续开了72小时,电费暴涨300元不说,压缩机直接烧毁了。王师傅摇着头说,这种情况在梅雨季的江南地区尤为严重。
北京朝阳区的一对年轻夫妻最近因此爆发争执。妻子坚持除湿模式更健康,丈夫则认定制冷模式才够凉快。
这种分歧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两派:南方网友普遍支持除湿模式能兼顾降温除霉,而北方用户则吐槽越除越干,皮肤都要裂开。
某品牌售后主管透露:多数机型会在2小时后自动升温2-3℃,这个设计本是为防止着凉,但若初始设置超过26℃,半夜被热醒的概率达67%。上海消费者协会去年接到的相关投诉就达213起。
中国家电研究院的测试报告显示,当室温超过32℃时,单纯送风模式会使体感温度上升1.5℃。
这相当于用着空调的耗电量,却只得到电扇的效果。实验工程师李强指出,在高温天气下,这种模式反而会增加10%-15%的能耗。
东京大学的对比研究显示,同样条件下,日本空调的除湿模式耗电量仅为中国机型的三分之二。
当夜幕降临,数百万台空调仍在不知疲倦地运转。您是否想过,那个被忽视的模式选择键,正在怎样改写这个夏天的电费账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省电妙招——毕竟在这个电价上涨的年份,每一度电都值得精打细算。(数据来源: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24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