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设计步骤及其主要程序-Im(中国体育)
您好,欢迎访问Im(中国体育)官网!
企业新闻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Im(中国体育)
邮箱:Im569625690@126.com
电话:0351-2579239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社区华峪东区A区1幢4单元3层01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设计步骤及其主要程序
发布时间:2025-07-25 23:12:05浏览次数:

  家用中央空调设计流程一、前期需求分析阶段1.客户需求收集(1)与客户沟通,了解其家庭空调需求和预算(2)考虑家庭面积、使用频率、能效等因素2.环境评估(1)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家庭的结构和布局(2)考虑家庭的隔热、保温、通风等环境因素二、设计方案阶段1.系统选择(1)根据客户需求和环境评估,选择合适的中央空调系统(2)考虑能效比、制冷/制热能力、噪音等因素2.管道布局设计(1)设计冷热水管道、电气线)考虑管道长度、材料选择、连接方式等技术细节3.控制系统设计(1)设计温控系统、风量控制等(2)考虑控制方式、界面设计、自动化程度等三、施工准备阶段1.材料准备(1)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2)考虑材料质量、供应商选择、成本控制等2.施工团队组织(1)组织施工团队,分配各个工种的任务(2)考虑团队经验、技能匹配、安全培训等3.施工进度计划(1)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2)考虑天气、材料供应、人力等因素四、施工实施阶段1.管道安装(1)进行冷热水管道、电气线)考虑安装质量、密封性、安全性等2.系统调试(1)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初步调试(2)考虑制冷效果、制热效果、能效等3.控制系统配置(1)进行温控系统、风量控制等配置(2)考虑系统稳定性、用户友好性、自动化程度等五、质量验收与交付阶段1.系统验收(1)进行中央空调系统的功能验收(2)考虑制冷/制热效果、能效比、噪音等2.用户培训(1)为客户进行系统使用培训(2)考虑操作指南、故障排除、维护方法等3.项目交付(1)完成项目交付手续(2)考虑维修保养、售后服务、保修期等。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概述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调节和控制空气温度、湿度、流量、净化和压力等综合功能的空调系统。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结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系统结构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1. 冷源系统:包括制冷机组、冷却塔和冷冻水系统等,用于提供冷却水。

  2. 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空气处理设备、风机和空气配送系统等,用于处理和分发冷却水。

  3. 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用于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运行。

  组成部分冷源系统冷源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提供制冷剂和冷却水。

  具体包括以下设备: - 制冷机组:采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组件,通过压缩和膨胀制冷剂实现制冷效果。

  - 冷冻水系统:包括冷冻水管道、泵站和冷冻水贮备等,用于输送和贮存冷却水。

  具体包括以下设备: - 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空气净化器、加湿器、除湿器和换热器等,用于净化、调节和换热。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中心,用于实现自动调节和运行控制。

  具体包括以下设备: -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

  -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数据和预设的参数,控制制冷机组、空气处理设备和风机等的运行。

  工作原理1.冷源系统工作原理:–制冷机组通过压缩和膨胀制冷剂实现制冷效果。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经过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后变为高温低压的制冷剂,最后通过膨胀阀膨胀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完成制冷循环。

  主要介绍建筑规模(建筑高度、层数、建筑面积)、建筑功能及级别、地理位置、交通情况等。

  室外参数包括: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冬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冬季室外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全空气系统进行该项计算,对于较大房间采用带余压风机盘管也须进行气流组织计算。

  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位置,确定水管管径,概算水系统阻力,确定水泵扬程10、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热交换器、除垢装置、膨胀水箱等设备选型

  集中式小型中央空调,现在越来越用的多了,很多高档公寓、别墅、大户型等都用的越来越多。

  很多人以为设计很复杂,其实不然,下面我就简单把设计过程说一遍,以方便想做空调设计的爱好者,共同学习探讨!集中式小型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过程和步骤设计时最主要的依据就是:第一是规范(包括地方设计标准),第二是技术措施和最常用的手册,第三是其他资料一、风系统:(一)一次回风系统:确定空调机组的所需冷量Q和送风量G说明:一次回风系统的空调机组,常采用转轮热回收式空调机组,冷热水盘管共用一套(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有规定)。

  1、确定空调机组的所需冷量Q(1)采用空调房间总冷负荷面积概算指标来确定。

  房间的总冷负荷面积概算指标:可查阅:.《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19.4.1节第1478页,或《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1.3节第11页(此表源于.第一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09版技术措施无面积指标)。

  房间的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概述指标:可查询《简明空调设计手册》2.4节63页。

  建筑物的空调总冷、热负荷面积指标:可查阅CJJ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第3.1节,里面的数据还是挺准确的,尤其是热负荷指标。

  或建筑物空调冷负荷指标《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1.3.2。

  采暖热负荷指标的确定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指标:可查阅CJJ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第3.1节,里面的数据还是挺准确的。

  或者是查阅《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1.3.1。

  (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5.1.3节第317页)居住建筑的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据DBJ14-037-2006《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1.6条规定:不宜超过32w/m(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无热负荷指标规定)(2)人员密度:可查阅《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19.3.3节第1466页(源于国际标准),或《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1.3节第11页(此表源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

  中央空调设计方案中央空调设计方案是为建筑物或室内空间提供全面、高效的空气调节服务的系统设计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空调系统的类型选择、主机数量和位置的确定、送风方式的选择、系统控制方式的确定以及节能措施。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中央空调系统,如冷水机组、风冷式机组或地源热泵等。

  其中,冷水机组是一种常见的中央空调系统,它通过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和膨胀阀等组件来实现空气的制冷或制热。

  在确定位置时,要考虑到主机与室外空气的接触,应避免与高温设备或直射阳光的暴露,以免影响系统效果。

  一种常见的送风方式是冷风给风口送风,然后通过楼道或其他通道向各个室内空间传递。

  例如,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各个空调区域的温度,并进行集中控制;或者可以使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感知室内外环境参数来动态调节系统的运行状态。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外窗、墙壁和屋顶等结构来减少冷热传递;可以选择高效能的冷水机组和风机,减少系统的能耗;还可以通过能量回收和利用技术,将冷热能再利用。

  综上所述,中央空调设计方案是为建筑物或室内空间提供全面、高效的空气调节服务的系统设计方案。

  通过合理的类型选择、主机数量和位置确定、送风方式选择、系统控制方式确定以及节能措施,可以实现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五大要素及流程如今,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央空调系统已经成为各种建筑物的标配。

  而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是该系统的重要部分之一,不仅涉及到建筑的空气质量和舒适性,也能够节省能源。

  一、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第一步是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需要包括对建筑物的特征和需求,以及空调系统的能力、性能和操作细节进行全面评估。

  在选择空调设备时,设计师还应该考虑该设备是否能够满足建筑师提出的要求,如室内空间、空气质量、舒适度和能源效率等。

  三、设计空气配管和管线在选择好空调设备后,设计师需要设计空气配管和管线。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通风和循环方案,以确保空气分布均匀,从而保证空气质量合格,并确保整个网络的高效运行。

  四、确定控制策略和软件开发中央空调系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控制策略,以便实现舒适度、能源效率和空气质量。

  设计师需要确定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控制逻辑,以确保满足建筑物的所有需求,如温度、湿度和空气密度等。

  这包括对设备和管道进行适当的调试,以确保系统具有高效、稳定和安全的运行。

  随着测试和验证的完成,需要确保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要求。

  结论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五大要素是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设计空气配管和管线、确定控制策略和软件开发和测试和验证。

  中央空调设计工程方案一、引言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大型的空调系统,它可以为建筑物内部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在建筑物中,中央空调系统往往是建筑内部环境控制的核心,它的设计和使用可以对建筑物的舒适性、能源效率和室内空气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工程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结构、使用功能、环境条件、能源消耗等多方面因素,以求达到最佳的舒适性、节能性和环保性。

  本文将从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流程、系统组成、设计参数、设备选择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为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工程方案提供参考。

  二、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中央空调系统是指将整个建筑物内部都连接在一个空调系统之下,通过一种集中式的方式来控制整个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集中供冷供热:中央空调系统通过集中的供冷和供热装置,为整个建筑提供制冷和供热服务。

  这种集中供冷供热的方式可以减少每个房间内部的设备数量,降低系统的成本和维护难度。

  2. 风管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和回风通常通过一种风管系统来进行传输,这可以减少管道的布置数量,并提高空气的循环效率。

  3. 自动控制:中央空调系统通常会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来对室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和调控,以保证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

  4. 节能性: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节能性,可以通过优化系统结构、选用高效设备、合理控制运行方式等手段来降低能耗。

  5. 综合性能: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需求、环境条件以及系统自身的性能,以提供最佳的舒适度和节能性能。

  三、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流程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需求:首先需要确定建筑的使用需求,包括建筑类型、面积、使用功能、环境条件等,以确定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参数。

  2.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和环境条件,制定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结构、设备布置、管道布局、控制系统等。

  家用中央空调设计方案1. 引言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集中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清新度和空气流动的空气调节系统。

  在家庭中,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提供整个房屋的制冷、制热、通风和空气净化功能,为居住者带来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设计一个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方案,涉及到系统布置、主要组件和工作原理等方面。

  2. 系统布置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布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综合空调系统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房屋中心,这样可以更好地分配冷热空气,并减少管道长度。

  - 系统还需要安装冷却水或制冷剂的供应管道和排水管道,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 主要组件家用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 1. 制冷机组:制冷机组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件。

  2. 风机盘管: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的传统组件,用于将冷(或热)空气输送到各个房间。

  4. 工作原理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用户通过控制面板设置所需的温度和其他参数。

  2. 主控制器接收到用户的设置后,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制冷或制热。

  5.在蒸发器中,冷却剂吸热并变为气体,吹过风机盘管后将冷空气输送到各个房间。

  中央空调设计与安装流程分析讲解中央空调是一种集中控制的空调系统,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和住宅场所。

  中央空调可以为整个建筑物提供舒适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使人们工作和生活更加舒适和健康。

  在设计和安装中央空调系统时,需要进行详细的流程分析和讲解,以确保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一、中央空调设计的流程分析1. 确定空调系统的类型和规模在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大小、用途、人员数量和外部环境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确定空调系统的类型和规模,例如集中式或分体式中央空调,冷水机组或热泵等。

  2. 设计空调系统的布局和管道在确定空调系统的类型和规模后,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设计空调系统的布局和管道。

  设计中央空调系统的布局时应考虑空气流通的方向和湿度控制的要求,位置布置要考虑到综合性,以便于维护管理,同时也要避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造型。

  3. 选择空调系统的设备和配件在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时,需要选择适合规模和用途的空调设备和配件。

  例如,选择合适的外置机、内机、换气机、风管、阀门等,以确保空调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4. 进行系统的负荷计算和热力分析在确定空调系统的类型、规模、布局和设备等因素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负荷计算和热力分析,以确保空调系统可以满足建筑物的需求。

  在负荷计算和热力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外部环境、人员数量、设备热负荷、气候条件等因素。

  二、中央空调安装的流程分析1. 进行现场踏勘和测量在安装中央空调系统之前,需要进行现场踏勘和测量,以确保空调系统的布局和管道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2. 确定安装的步骤和方法在进行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之前,需要确定安装的步骤和方法。

  例如,确定外置机和内机的安装位置、风管的铺设路径、电源线的接线方式等,以确保安装过程顺利和高效。

  3. 进行空调设备的组装和安装在确定安装步骤和方法后,可以开始进行空调设备的组装和安装工作。

  中央空调系统方案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方案设计是在建筑物或大型空间中为了实现整体空调效果所做的综合性设计工作。

  本文将就中央空调系统方案设计进行详细论述,包括系统选择、设计原则、组成部分、节能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一、系统选择中央空调系统的选择应该根据空间大小、使用需求、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选择系统类型时,需要考虑系统的运行效率、维护成本、适应性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且满足使用需求。

  二、设计原则中央空调系统方案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系统可行性原则:确保所设计的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建筑物的空调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

  2. 舒适性原则:通过合理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控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3. 节能性原则:采用节能措施,如高效传热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4. 可持续性原则:结合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组成部分中央空调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冷源系统:包括制冷机组、冷却塔、冷冻水循环泵等设备,提供冷力的制冷设施。

  2. 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机组、风管、送风口等设备,控制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和新风换气。

  3. 水源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水泵、水箱等设备,利用水体进行热交换来实现空调效果。

  5. 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触摸屏等设备,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对空调系统的监测和调节。

  四、节能措施为了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高效设备选择:选择高效制冷机组、风机、水泵等设备,降低能耗,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2. 智能控制系统:利用智能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系统运行。

  3. 能源回收利用:利用余热回收、冷热源互补等技术,将废热废冷能够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设计步骤及其主要设计程序第1步:熟悉设计建筑物的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建设方提供的文件、建筑用途及其工艺要求、设计任务书、建筑作业图等。

  第2步:资料调研包括:查阅相关设计资料(手册、规范、标准、措施等)、收集相关设备与材料的产品。

  第3步:确定室内外设计气象参数根据设计建筑物所处地区,查取室外空气冬、夏季气象设计参数;根据设计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确定室内空气冬、夏季设计参数。

  第4步:确定设计建筑物的建筑热工参数及其他参数根据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的构成,计算外墙、屋面、外门、外窗的传热系数等参数;根据建筑物的内外围护结构的构成,计算内墙、楼板、外门、外窗的传热系数等参数;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确定在室人员数量、灯光负荷、设备负荷、工作时间段等参数。

  第5步:空调热、湿负荷计算计算设计建筑物在最不利条件下的空调热、湿负荷(余热、余湿);进行建筑节能方案比较,确定合理的空调热、湿负荷。

  第6步:确定最佳空调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并确定适合所设计建筑物的空调系统方式、冷热源方式、以及空调系统控制方式。

  第7步:送风量与气流组织计算根据计算的空调热、湿负荷以及送风温差,确定冬、夏季送风状态和送风量;根据设计建筑物的工作环境要求,计算确定最小新风量;根据空调方式及计算的送、回风量,确定送、回风口形式,布置送、回风口,进行气流组织设计。

  第8步:空调水、风系统设计布置空调风管道,进行风道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管径、阻力等;布置空调水管道,进行水管路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管径、阻力等。

  第9步:主要空调设备的设计选型根据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方案,并结合i—d图,进行空调设备选型设计计算;确定空气处理设备的容量(热负荷)及送风量,确定表面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及其热工参数;根据风道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风机的流量、风压及型号。

  第10步:防、排烟系统设计第11步:冷、热源机房设计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容量,确定冷源(制冷机)或热源(锅炉)的容量及型号;根据管路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水泵的流量、扬程及型号。

  第12步:空调设备及其管道的保冷与保温、消声与隔振设计第13步:工程图纸绘制、整理设计与计算说明书空调热、湿负荷计算空调负荷可以分为空调房间或区域负荷和系统负荷两种:空调房间或区域负荷即为直接发生在空调房间或区域内的负荷;另外还有一些发生在空调房间或区域以外的负荷,如新风负荷(新风状态与室内空气状态不同而产生的负荷)、管道温升(降)负荷(风管或水管传热造成的负荷)、风机温升负荷(空气通过通风机后的温升)、水泵温升负荷(液体通过水泵后的温升)等,这些负荷不直接作用于室内,但最终也要由空调系统来承担。

  将以上直接发生在空调房间或区域内的负荷和不直接作用于空调房间或区域内的附加负荷合在一起就称为系统负荷。

  通常,根据空调房间或区域的热、湿负荷确定空调系统的送风量或送风参数;根据系统负荷选择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空气处理器等空气处理设备和制冷机、锅炉等冷、热源设备。

  因此,设计一个空调系统,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计算空调房间或区域的热、湿负荷。

  空调房间或区域内外附加负荷的计算方法1) 风机温升负荷:当电动机安装在通风机蜗壳内时,空气在通过风机后,由于电动机的机械摩擦发热,将导致空气通过通风机后温度升高,引起冷负荷增加。

  3) 空气管道温升负荷:空气通过送、回风管道时,由于送、回风管道受风管的保温情况、内外温差、空气流速、风管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将通过风管壁散失热量或冷量,导致通过风管的空气温降(或温升)。

  保温的冷水(或热水)管道,也会由于管壁的传热导致通过管道液体温升(或温降),引起冷(或热)负荷增加。

  4) 新风负荷:为了保证空调房间或区域内的卫生条件,需要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由于室内外温差的影响,这部分新风要引起冷(或热)负荷增加。

  系统冷负荷空调区的夏季系统冷负荷,应当根据所服务空调区的同时使用情况、空调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或各空调区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并应计入各项有关的附加负荷。

  所谓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是将同时使用的各空调区逐时负荷相加,在得出的数列中取最大值。

  所谓空调区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是直接将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最大值相加,不考虑它们是否同时使用。

  显然采用“空调区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法计算的结果要大于“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法计算的结果。

  通常,当采用变风量集中式空调系统时,由于系统本身具有适应各空调区冷负荷变化的调节能力,即可采用前一种计算方法;当采用定风量集中式空调系统或末端设备室温控制装置的风机盘管系统时,由于系统本身不能适应各空调区冷负荷的变化,可采用后一种计算方法。

  常用空调系统的特点、设计方法及比较空调系统一般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组成。

  工程中常用到的空调系统形式有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变风量(V A V)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变制冷剂流量(VRV)空调系统、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等。

  1.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在空气处理过程中,大多数场合需要利用一部分回风。

  在过渡季节,应当加大新风量的比例,有利于节能;但在夏季和冬季,则应提高回风量的比例,减少新风量的比例,系统运行就越经济。

  空调系统设计时,通常是取满足卫生要求、满足补充局部排风的要求、保持空调房间正压要求这三项中的最大者作为系统新风量的计算值。

  此外,对于绝大多数空调系统来说,当按上述方法得出的新风量不足总风量的10%时,也按10%确定。

  2.变风量空调系统这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空调房间负荷发生变化时,系统末端装置自动调节送人房间的送风量,确保房间温度保持在设计范围内,从而使得空调机组在低负荷时的送风量下降,空调机组的送风机转速也随之而降低,达到节能的目的。

  3.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是空气一水空调系统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顾名思义它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按房间分别设置的风机盘管机组,其作用是担负空调房间内的冷、热负荷;二是新风系统,通常新风经过冷、热处理,以满足室内卫生要求。

  1)风机盘管机组的形式从空气流程形式分,有风机位于盘管下风侧,空气先经盘管处理后,由风机送入空调房间的吸入式;风机处于盘管的上风侧,风机把室内空气抽人,压送至盘管进行冷、热交换,然后送入空调房间的压出式。

  吸入式的特点是:盘管进风均匀,冷、热效率相对较高,但盘管供热水的水温不能太高;而压出式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按安装形式分,有立式明装、卧式明装、立式暗装、卧式暗装、吸顶式(又称嵌入式)。

  2)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新风与风机盘管各自送风至空调房间。

  这种方式无需设置专门的新风口,对吊顶布置较有利;当风机盘管机组运行时,要求新风提高在该处的压力。

  这种方式与上述两种方式比较,房间换气次数略有减少;当风机盘管机组停止运行时,新风量有所减少。

  根据冷、热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机组规格,一般按夏季冷负荷选择风机盘管机组。

  根据房间冷负荷,按中档时的供冷量来选择型号,并校核冬季加热量是否能满足房间供热要求。

  结合实际使用工况,对机组标准工况下的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修正,使所选机组的实际冷、热量接近或大于计算冷、热量。

  制冷时,机组向环路内的水放热,使空气温度降低;供热时则从水中取得热量加热空气。

  水环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水环热泵机组在制冷工况运行时,水环热泵机组内置压缩机把低压低温冷媒蒸气压缩成为高温冷媒气体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通过水的冷却作用使冷媒冷凝成高压液体,经节流装置(膨胀阀)节流膨胀后进人蒸发器,从而对通过水环热泵机组的空气进行冷却。

  水环热泵机组在制热工况运行时,机组系统方式同制冷工况,不同的是,制热时通过四通阀的切换,使制冷工况时冷凝器变为蒸发器,而制冷工况时的蒸发器则变成冷凝器。

  机组通过蒸发器吸收水中的热量,由冷凝器向通过水环热泵机组的空气放热,达到加热空气的目的。

  送风量与气流组织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是合理地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地满足工艺要求以及人们的舒适性要求。

  1. 送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量应能消除室内最大余热余湿,通常按夏季最大的室内冷负荷计算确定。

  送风温差选择得大,送风量就会小,处理空气和输送空气所需设备也会相应地要求小,从而可以使初投资和长期运行费用减小。

  但送风温差过大,送风量过小时,将会影响室内气流组织的分布,导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

  在满足舒适条件下,应尽量加大空调系统的夏季送风温差,但不宜超过下列数值:送风高度小于等于5m时,不超过10℃;送风高度大于5m时,不超过15℃;送风高度大于10m时,按射流理论计算确定;当采用顶部送风(非散流器)时,送风温差应按射流理论计算确定。

  2)新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10%,且不应小于下列两项风量中的较大值: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新风量;保证各房间每人每小时所需的新风量。

  2 常用气流组织的形式及其选择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满足对空调区内设计温湿度及其精度、工作区允许的气流速度、噪声标准、空气质量、室内温度梯度及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的要求;气流分布均匀,避免产生短路及死角;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含设备散热因素)或家具布置等进行设计、计算。

  空调房间人员活动区的气流速度不宜过大,并考虑室内活动区的允许速度与室内空气温度之间的关系。

  空调房间的主要送风形式:百叶风口或条缝形风口侧送;散流器、孔板或条缝形风口顶送;地板散流器下送;喷口送风。

  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侧送:根据空调房间的特点,送、回风口可以布置成单侧上送上回、单侧上送下回、双侧上送上回、双侧上送下回、单侧上送、走廊回风等多种形式。

  1)仅为夏季降温服务的空凋系统,且空调房间层高较低时,可采用上送上回方式;2)以冬季送热风为主的空调系统,且空调房间层高较低时,宜采用上送下回方式;3)全年使用的空调系统,一般应根据气流组织计算来确定采用哪种方式;4)层高较低、进深较大的空调房间,宜采用单侧或双侧送风、贴附射流。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收集和整理,有任何问题请在对应网页下方投诉通道反馈

更多>>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