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际形势复杂且行业竞争加剧,但仍然有一家公司在2024年实现营收高达779亿,超110亿的年度净利润,在风雨飘摇时刻,通过不断的进取,突破了自我的极限,创造了行业的震撼奇迹。
A股光储巨头阳光电源(300274.SZ),聚焦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及充电、氢能等核心赛道,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78.57亿元,同比增加7.76%;实现毛利率29.94%,同比增加2.76%,主要系公司品牌溢价、产品创新、规模效应等影响所致。
公司2024年实现归属净利润110.36亿元,同比增加16.92%;销售费用37.61亿元,同比增长30.95%,主要系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人员薪酬、股权激励费用等人力成本上涨;研发费用31.64亿元,同比增长29.26%,主要系本期加大研发项目投入,研发人员薪酬及股权激 励费用增长所致;财务费用2.9亿元,同比大幅上升,主要系本期受外汇汇率波动影响,公司汇兑净收益金额大幅减少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68亿元,同比增长72.85%,主要系回款效率提升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研发创新,大力推进全球化品牌战略,深耕重点细分市场,充分发挥全球营销、服务及供应链优势,公司加码布局欧洲、美洲、亚太、中东非、中国市场,产品远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服务网点增长至520+,全球竞争力及影响力持续提升,2024年光伏逆变器全球发货量147GW。
报告期内,公司大功率组串逆变器SG320HX、1+X模块化逆变器在全球各类场景中得到广泛深入应用。公司为沙特超豪华度假综合体Amaala打造标杆离网项目(165MW光伏逆变器+160MW/760MWh储能系统),为5300米全球最高海拔光伏电站云南迪庆华能纳古项目提供光伏逆变器。
报告期内,公司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共同开展了“先进DC2000V光伏发电系统关键设备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这是继2023年陕西榆林“孟家湾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后,公司第二次推动2000V系统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平价、市场化进程。阳光电源还发布了光储2000V高压系统技术,并积极拉动上下游产业链,推动行业从1500V向2000V进阶,进一步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国内工商业用户发布了新一代大功率组串逆变器SG150CX-CN和户用逆变器SGT-P2-CN,采用“高效、长期、极简”三大理念设计,搭载多项独创技术,SG150CX-CN将工商业逆变器功率提升至150kW,全面兼容市面主流组件,更安全、更便捷,收益更高。
与此同时,为迎接欧洲乃至全球各地快速发展的阳台光伏和家庭绿电应用场景,阳光电源重磅发布了首个微型逆变器系列,MLPE产品(微逆、关断器、优化器)批量发货,以及家庭智慧能源管理器iHomeManager,凭借灵活便捷、智能高效的巨大优势,掀起全球家庭绿电极智、极简新风尚。
公司光伏逆变器的毛利率为30.9%,储能系统毛利率高达37%,两者都继续保持较高水准。
其中,除了逆变器营收同比增幅5个百分点之外,储能系统的营收增幅高达40.21个百分点,数字剧增。
报告期内,公司全球首发的10MWh“交直流一体”全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 2.0及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PowerStack 200CS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此外,阳光电源发布首款面向10/20kV大工业场景的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PowerStack 835CS,引领工商储迈入场景化定制时代。2024年公司储能系统全球发货28GWh。
PowerTitan 2.0液冷储能系统,秉持“三电融合 智储一体”理念,采用314Ah电芯,配置嵌入式PCS,实现交直流一体化(AC存储),标准20尺柜容量达5MWh;同时搭载干细胞电网技术,实现系统更高效、更安全、更友好,目前已在泰州海陵独立储能电站、昆山龙腾特钢用户侧储能电站、芜湖奇瑞首个汽车行业储能电站、山东台阳电网侧储能电站等落地。
基于全球电网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报告期内,公司再次升级了“干细胞电网技术架构”,引领性推出“定制化”电网技术解决方案,因网制宜,守护电网安全稳定,并凭借该技术助力英国电网频率快速恢复,避免了大范围停电事故。此外,公司于2024年3月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联合实施了业内首个光储全场景构网实测,现场一次测试通过。此外,公司储能变流器已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全球首个构网技术认证,获得业内首个“构网型储能”全系准入证。公司也是行业内首家组串式、集中式储能变流器均通过构网认证测试的企业。该技术应用在广西涠洲岛孤岛储能电站、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构网型沙特NEOM项目、西藏乃东才朋光储项目二期等。
为助力储能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完成两次大规模燃烧测试,为全球最大规模储能燃烧测试,引领安全标准,充分展现PowerTitan系列产品的极致安全,并发布ArcDefender™储能直流灭弧技术和电芯预诊断系统iSolarBPS,全面、深度筑牢安全防线。
面向工商业储能市场,公司的PowerStack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受到市场欢迎,在钢铁、冶金、纺织业、大交通等领域广泛落地,同时公司持续招募优质代理商,通过“一站式信息资源平台”和完善的营销服务布局,助力千行万业配储无忧。PowerStack200CS还获得了TÜV莱茵颁发的国内首个仿真和实测相结合的NFPA68证书,验证了其领先的泄爆安全能力。
目前公司储能系统广泛应用在欧洲、美洲、中东、亚太等成熟电力市场,不断强化风光储深度融合。所有参与的储能项目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在调频调峰、辅助可再生能源并网、微电网、工商业及户用储能等领域积累了广泛的应用经验。公司与Algihaz签约了7.8GWh中东标杆储能项目,与英国Fidra Energy签署4.4GWh欧洲最大储能合作协议,与Atlas签约了880MWh拉美最大独立储能电站,与CREC签约菲律宾1.5 GWh电池储能协议,为国内外众多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24年,公司另一大业务体系---控股子公司阳光新能源作为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实施主体,不断加大新能源系统技术研发,创新优化电站产品,加码渠道生态布局,提升市场服务能级。
截至报告期末,阳光新能源业务覆盖国内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际市场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站超5400万千瓦。该公司营收高达233.18亿全年,净利润16.25亿,继续领跑全行业的电站业务市场。
报告期内,其发布应用“魔方”技术平台,通过“高效发用电技术、数智寻优技术、场景融合技术”,集中展示阳光新能源电站技术创新成果,率先定义电站技术,持续加码电站硬科技,引领行业创新思潮升维进阶。在强大电站及技术驱动下,阳光家庭能源、阳光充电站、阳光顶BIPV等电站产品装机持续攀升;创新研发光储掌门、iSolarSim光易仿光伏发电仿真软件等创新软件,填补了国内光伏实景发电仿真技术的空白,山地和屋顶电站发电仿真精度较行业现有水平分别提升了2.5%、2%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iSolarBP、iSolarRoof、 iSolarTool等数智软件迭代升级,实现全流程快速设计、收益高效评估、方案智能寻优、全面降本增效、实现高效发电。
聚焦新能源开发赛道,在“多发电、更友好”的价值主张牵引下,阳光新能源全面对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整县推进光伏/风电开发等国家重大能源战略,持续加强项目储备与资源转化,国内市场新增获取安徽庐江200MW风电项目、山东潍坊300MW光伏项目、广西东兴120MW光伏发电项目等地面项目;海外业务风光并举,稳步向前,新增获取中亚哈萨克斯坦 100MW 风电项目、东南亚菲律宾96MW光伏项目、西班牙Sanxenxo储能电站项目,全球开发战略保持稳健增长势头。
工商业光伏领域,充分发挥“技术+平台”双轮驱动优势,在技术底座上进一步孵化出多发电的产品、智能化的软件等,助力渠道伙伴快速发展。创新研发出成序列的技术服务平台、合伙人平台、金融平台、供应链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光储掌门”“iSolarBP分布式智能评估设计软件”为渠道伙伴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报告期内,创新推出阳光顶BIPV,通过组件与瓦片寻优设计、创新专利瓦型,安装更快,发电更多;与通威、安踏、特步、宝钢股份、长春一汽、燕京啤酒、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等知名品牌形成项目落地,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充电站领域,阳光充电站结合自身深厚的光储充多能融合系统技术优势,提供从科学选址到智能设计建设,再到智能运营优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更是凭借核心算法,实现绿电在光、储、充、网之间丝滑联动。首创由站到网的“S2G”(Station to Grid)新模式,系统聚合光、储、充,不仅可以提供需求侧响应,还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辅助服务,创造更多收益。阳光充电站智能评估设计软件和“投建营云平台”,不仅提供从科学选址、设计建设到运营的智能化建议,更从“精准引流、智能运维、便捷服务”多方面为充电站带来更高价值,为用户带来更丝滑的体验。
针对大宅别墅市场,阳光家庭能源拥有高颜值、高发电、更安全、更智能四大特点,集光储充一体,强势引领家庭能源智能、低碳、绿色的风潮。全黑组件、隐藏布线、红点奖极简光储系统设计,尽显科技与建筑融合之美。“光-储-充-优-云”全栈自研,稳定提升发电3%,独立优化器调节,多朝向无惧遮挡,发电提升最高20%;24小时备电,10毫秒断电无感切换,无惧高温雨淋,五重系统保护;创新HEMS家庭能源管理系统,AI智能学习用电习惯,提供最优发、储、用电策略,实现绿电100%自发自用,大幅降低用电成本。
主打“零碳科技 品智生活”理念的阳光家庭能源已经在众多别墅业主、知名设计师、高端民居酒店中形成“种草”出圈效应。在云南,阳光家庭能源“落户”全球顶奢户外民宿品牌松赞集团茨中山居,为酒店运营提供100%清洁电力支撑。
在业务快速发展同时,阳光新能源还持续加码技术创新,举办电站技术发布会,发布“魔方”技术平台以“高效发用电、数智寻优、场景融合”三大电站技术,推动行业从设备技术创新迈向电站技术创新;举办第二届SUN·Day2024追光者节 ,现场共有主办方链接的行业相关方3500多名代表到场。
面对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阳光新能源主动拥抱变化,坚持技术实力派的战略定位,通过品牌、产品、渠道、服务全维发力,开发建设更多“多发电 更友好”的电站产品,助力实现更高发电效能、更低度电成本,引领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投入研发31.63亿,远超2023年和2022年。
不仅如此,阳光也积极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归纳总结、专利申报工作。2024年新增2,177项专利申请,国外306件,其中发明专利28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专利21项;国内1,871件,其中发明专利833项、实用新型专利883项、外观专利155项。为公司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夯实核心竞争力添砖加瓦。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9,401件,其中发明5,081件、实用新型3,708件、外观设计612件,并且依托行业领先的技术储备,公司积极推动行业内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优化,已先后组织起草了多项中国国家标准。
同时,阳光的研发人员也达到6900余人,超过上年同期的30%,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提升至41%。
此外,报告期内,风电变流器全球发货超44GW,同比增长37.5%。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1800V-16MW双馈型风电变流器样机正式下线,彰显公司在大功率风电转换技术领域大步迈进,并且10MW双馈风电变流器同样凭借过硬品质脱颖而出,实现大规模化供货,广泛融入各大风电项目,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氢能装备 2024年,据统计,阳光氢能签约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成功签约中能建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辽源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等多个大型绿氢示范项目。
去年,公司依托企业文化咨询项目,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发布全球通用版《阳光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组织多场Global Team Culture Workshop,设立“年度全球优秀文化人物”奖项评选,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理解与共识。推出阳光TV节目,策划实施年会、38国际妇女节、阳光毅行、家年华、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有阳光特色的全球文化传播活动,进一步营造多元、开放、活力的组织文化氛围。
数字化转型 方面,大力推进数字化变革,以业务战略为导向,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并借助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打造流程在线、共享、高效的敏捷型组织,以赋能业务发展。在报告期内,公司升级了数字化战略,推行核心流程数字化和基于场景快速应用的双线个项目,加速数字化建设,包括全球数字化营销平台、数字化研发平台和全球智能制造平台等,实现了业务端到端的透明化和智能化,以支持降本增效的目标。
同时,公司加快海外数字化建设进程,助力全球运营。在数据方面,公司逐步完善数据湖、数据治理和主数据等基础数据平台,初步构建了涵盖数据产生、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服务到数据应用于一体的数据运营体系。通过集团全球数据的端到端拉通,构建了数字化财务管理和报告体系,为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增强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启动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s,以下简称“GDR”)新增境内基础A股股份。本次发行GDR募集资金将用于储能装备制造项目、海外逆变设备及储能产品扩建项目、数字化提升项目及南京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助力公司抢抓全球储能市场战略机遇期,巩固公司储能业务全球领先优势;优化全球产能结构,进一步增强公司全球交付的能力和灵活性,积极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公司业务发展;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1、 强化研发创新,巩固技术与产品领先优势。以管理优化与技术革新为双轮驱动,深化跨领域协同、流程卓越管理及数字化赋能,构建高效研发生态;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强化电力电子、构网支撑等技术前瞻性研究,推动 AI 与研发、产品核心环节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持续领先的竞争力产品。
2、 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类,提升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加强对全球细分市场的覆盖,推出更加丰富的产品品类;充分发挥公司在光风储电氢多赛道布局优势,基于微电网、源网荷储等不同终端应用场景,打造多场景融合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3、深耕全球市场,提升本地化能力。持续深挖护城河,巩固核心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深化组织型客户关系,打造国家和区域级作战单元,不断提升本地化水平,加强海外工厂经营能力,夯实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动合作伙伴全球协同,构建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力。
3、 加速推进数字化项目落地,加快AI技术广泛应用和深度赋能。推动数字变革,打造多维数据支撑有效决策,加强新兴数字化技术、模型及算法的引进与持续创新;建立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数字化核心价值流业务平台,持续内化和增强公司数字化能力。
4、 构建领先的ESG管理体系,持续推进ESG能力建设。加大ESG管理的创新策划和投入,推动ESG管理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ESG国际影响力,传递品牌价值主张,打造ESG管理与价值创造的行业标杆。
5、 增强底线思维,加强风险防范和合规管理。完善风险预警与贸易合规管控,深化合规管理体系,强化合规风险管理,加强海外市场风险应对,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
能源一号独家,转载请联系后台,得到允许后使用。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来自第一财经重要管理层、在美大型上市公司市场公关重要管理层等,具有十年以上的全球顶尖财经媒体、工商管理业务资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