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年出口491万辆俄罗斯成最大市场-Im(中国体育)
您好,欢迎访问Im(中国体育)官网!
常见问答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Im(中国体育)
邮箱:Im569625690@126.com
电话:0351-2579239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社区华峪东区A区1幢4单元3层01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答

常见问答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年出口491万辆俄罗斯成最大市场
发布时间:2025-10-07 03:59:02浏览次数:

  2023年有个挺让人意外的消息:中国汽车出口量飙到了491万辆,把当了8年“全球第一”的日本给超了。

  但光知道“拿了第一”其实没多大意义,你肯定会好奇,这些中国车到底靠什么打动老外?真就只是卖得便宜吗?哪个国家买得最凶?更关键的是,这份“第一”能稳稳攥在手里吗?。

  一提中国汽车出口,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靠低价走量”,但2023年的情况早不是这样了。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年出口491万辆俄罗斯成最大市场(图1)

  就说出口量前十的车型,名爵ZS、奇瑞瑞虎7这些自主车型占了七成,它们国内指导价大多在10万上下,名爵ZS8-9万,最便宜的名爵5、冰月6万就能拿下。

  这个价格对比同级别日韩车,确实有吸引力,毕竟对不少家庭消费者来说,花更少的钱能买到空间、配置都差不多的车,性价比这张牌还是很管用的。

  2023年新能源车出口了120多万辆,增速直接飙到了77.2%,而且这些车早就摆脱了“低价低质”的标签。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年出口491万辆俄罗斯成最大市场(图2)

  比如比亚迪元PLUS在泰国成了新能源车爆款,不只是价格合理,更因为它的智能大屏能直接连当地常用的导航软件,空调还能根据热带气候自动调风速,这些细节比不少海外品牌的“按键式内饰”贴心多了。

  还有极氪在俄罗斯,专门针对当地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优化了电池续航,冬天开着也不用担心半路没电,这种“因地制宜”的调整,让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越来越吃香。

  名爵2023年全球卖出车辆超84万辆,连续五年都是中国单一品牌出口冠军,为了贴合欧洲消费者的审美,还特意在英国设了设计中心,车型外观更对当地人胃口。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年出口491万辆俄罗斯成最大市场(图3)

  现在去俄罗斯街头逛一圈,除了本土品牌拉达排第一,后面跟着的全是中国品牌,有奇瑞、哈佛,连最畅销的新能源车都是中国的极氪。

  为什么俄罗斯人突然这么爱买中国车了?主要是以前常见的欧洲、日韩品牌慢慢退出了当地市场,而中国的汽车也确实接住了当地人的需求。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年出口491万辆俄罗斯成最大市场(图4)

  比如俄罗斯消费者特别在意维修成本,大部分人都觉得中国车的保养费用比欧洲车低,我们国产车还专门推出了“卢布分期购车”的政策,缓解了不少人的付款压力,这些细节让中国车成了更务实的选择。

  虽说拿了出口第一,但咱们得清醒一点:出口量高不代表中国已经是“汽车强国”了,对比日本、德国这些老牌汽车大国,中国汽车出海还有几道坎得慢慢迈过去。

  现在中国车企大多还是“把车从国内运到国外”,不光要付高额的运费和关税,还容易遇到贸易政策变动,比如欧盟最近就对中国新能源车的关税做了调整。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年出口491万辆俄罗斯成最大市场(图5)

  要是能在欧洲本地建厂,这些问题就能缓解不少,但目前中国车企的海外工厂才刚起步,想追上老牌车企的全球布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产品要更贴合当地需求,不是把国内卖得好的车直接运过去就行,每个地方的路况、消费习惯都不一样。

  比如泰国多山路,需要更结实的底盘才能应对颠簸;欧洲从2025年起要求新能源车用“再生材料内饰”来减少污染,这就需要中国车企调整供应链,热带国家的空调得更强劲,不然夏天开车会特别遭罪。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年出口491万辆俄罗斯成最大市场(图6)

  我们还要避免自己人跟自己人抢生意,我想起以前中国摩托车出海的教训:2000年前后,中国摩托车占了越南80%的市场,可后来企业之间疯狂打价格战,为了压低成本还偷工减料,服务也跟不上,最后被日本摩托车挤到只剩1%的份额。

  现在中国车企在海外也有这种风险,2023年就有个中国品牌在俄罗斯为了抢份额,突然降价15%,结果导致同区域其他中国品牌的利润跟着下滑,这种“内耗”只会让大家都赚不到钱。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年出口491万辆俄罗斯成最大市场(图7)

  而日韩车企的做法就值得学,它们靠财团和商社整合资源,企业之间共享渠道和服务,抱团在海外站稳脚跟,这才是长期发展的路子。

  说到底,中国汽车出口拿第一,是供应链稳定、新能源车有优势,再加上国际市场需求刚好契合的结果,确实值得高兴,但真不能盲目乐观。

  未来要做的,是把“单纯卖车”变成“在当地扎根”,把“性价比优势”变成“品牌口碑”,别重蹈以前的覆辙。

  等哪天咱们在海外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制造+本地生产”的中国车,提起中国汽车,老外想到的不只是“便宜”,还有“靠谱”“智能”,那才是真正的“汽车强国”该有的样子。

  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件好事,以后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选中国品牌的汽车,都会是越来越安心的选择。

更多>>

推荐新闻